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京津冀三省市联合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三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简称《平台目录》),签订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合作协议等协议,并开展联合调研。
(相关资料图)
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
2017年,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办联合印发《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推动构建分工合理、协作有序、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2022年以来,结合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三省市协同办共同启动平台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构建、市场化机制引导、服务水平提升”三个导向,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原则,经过平台自评、专家评审等环节,共同会商确定了50家特色鲜明、营商环境好、承接能力强、与北京产业链紧密衔接的重点平台,形成了《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其中,天津16家,河北34家;按类型分类,协同创新平台16家,现代制造业平台23家,服务业平台10家,农业合作平台1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省市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将加大对重点产业平台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系列支持政策,加强对平台的跟踪服务和动态评估,提升平台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与北京产业配套协作互补性,完善企业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圈。
推动三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中关村论坛期间,三省市有关部门签订了《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合作协议》等协议,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交往密切。为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通州区政府、武清区政府、廊坊市政府签署《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合作协议》,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产业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为深入推动三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局、河北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签订《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三地工业和经信部门将深化产业合作机制,聚焦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统筹建立链长制,组织绘制产业链图谱,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
为推动京津冀三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同发展,三地广播电视局共同签署《京津冀深化大视听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成效
近年来,依托中关村论坛(科博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展已举办3届。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展由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办、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办联合举办。
展区分为10大板块,包括:综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构建京津冀“2+4+N”产业合作格局,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展望等内容。
在展区布局上,注重体现“三圈”。展区整体以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为框架,与北京新两翼、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等内容有机融合,系统展现三省市携手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在展示方式上,注重形式多样。在采用展板、模型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大量运用电子沙盘、LED大屏幕、多媒体呈现等现代展示手段,突出互动性和体验性,使展示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和立体化。
在展品选择上,注重“科技含量”。经过精心筛选,展品充分体现了三省市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的新成果。比如,长五、长七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由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是京津两地在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的代表性产品。北京地铁冬奥支线列车模型,由北京市属国企京投公司在河北建立的河北京车制造基地生产,体现了“北京设计+河北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据悉,京津冀三地今后将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强化交通、生态、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协作,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切实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