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半岛湿地。 李维梅摄
星海半岛湿地公园。 记者周密摄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资料图)
近期在各旅游平台上,昆明又一次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6月,20多摄氏度的天气,不愧是春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昆明是我心中的宜居之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宜人宜居,昆明成为游客向往的城市,更是昆明人热爱的家乡。
一组组数据,是昆明宜居之城的最佳注解:天蓝——2022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水清——滇池全湖水质连续5年保持Ⅳ类;地绿——2022年完成营造林55万亩,森林资源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昆明也因此收获了一批“官方认证”——中国避暑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宜居绿色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
多年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亮丽名片,优质环境成为昆明市民及各地游客共享的生态福利。
碧水清波“滇池美”
连续5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
鸟鸣啾啾,晨风轻拂。每天清晨去环滇池绿道晨练,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
这条环绕着“高原明珠”滇池的绿道规划长度约137公里。目前,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3个半岛段绿道已基本贯通,长约37.1公里,环外海一期绿道建设71.9公里计划年内实现贯通。环滇池绿道全面建成后,将串联起大观公园、滇池大坝、海埂公园和沿湖湿地等环湖景点。
这是滇池保护治理的成效之一,让滇池畔的诗意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态福利。而诗意美景的背后,是数十年的艰辛治理。
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围内,承载了昆明约64%的人口和77%的经济总量,是昆明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加之滇池处于城市下游,是污染物的唯一受纳水体,尽管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压力依然较大。
针对主城区雨污混流问题突出、污水溢流影响滇池水质的情况,昆明市启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作,同时加大排水管网排查力度,初步建立近8000公里主城区排水管网“一张图”平台,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完成新建(改建)排水管网123.42公里、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872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205个以及雨污混接、错接点改造3978个;按照“高蓄、上截、中疏、下泄、低排”原则,先后实施了长虫山、石盆寺等18项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可实现单次滞蓄雨洪水45万立方米;积极推动“高原水城”建设,完成《昆明“高原水城”生态补水取水口工程方案报告》编制。滇池流域共建成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已达236万立方米。
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昆明市开展了滇池沿岸乡村综合治理。目前,滇池流域17个涉农乡镇(街道)、176个行政村、809个自然村均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处理设施全覆盖。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基本覆盖所有乡镇、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无害化处理。同时,昆明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了环湖路临湖一侧10904.22亩大水大肥种植方式退出,推广绿色有机化种植。此外,昆明市启动滇池沿岸重点村庄改造提升工作,将46个自然村作为重点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思路重点改造提升。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自2018年上升为Ⅳ类水质后,连续5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大观楼长联描述的“五百里滇池”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生物多样“魅力城”
COP15后效应持续释放
滇池清,享受生态福利的不只人类,还有自然界的其他物种。
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推进滇池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建设以湿地为主的环滇池生态带6.29万亩,已建成湖滨湿地54个、面积4.57万亩,形成平均宽度约200米、植被盖度80%以上的闭合生态带。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物种在滇池畔栖居。目前,滇池鱼类恢复至26种,水生植物从2010年的238种增至303种,鸟类从2012年的96种增至175种。消失多年的水生植物、滇池金线鲃等土著鱼类及鸬鹚、白眉鸭等鸟类重现滇池,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彩鹮出现在滇池之滨,成为良好生态的“代言人”。
滇池流域,只是昆明物种多样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数据显示,昆明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分别占云南植被类型的75%,占云南植被亚型的59%,占云南群系的33%,占云南群丛的56%。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总体为“物种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
2021年,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昆明以生物多样性魅力受到全球瞩目。2022年12月,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了历史性成果文件——“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明在全球诸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殊荣。
荣誉背后,依然是多年的艰辛保护。近年来,昆明市建章立制、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昆明市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梳理核实昆明市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分布,组织开展黑颈鹤栖息地恢复、富民枳引入等工作,通过人工对富民枳栽培育苗,目前在富民基地已有6390株富民枳成活;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已建立自然保护地20个;编制完成《昆明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待国家和省审批后实施,形成“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模式;出版《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是国内第一个州市级完成的生物物种名录。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有中国特有物种1764种、云南特有物种329种、昆明特有物种97种。
如今,COP15后效应还在昆明持续释放,昆明正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研究,加强科技研发与推广协作,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同时,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构建昆明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统筹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昆明持续绽放生机勃勃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生态文明“示范城”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天蓝、地绿、水清、生物多样……这些元素,绘就了特色鲜明的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画卷。
“昆明蓝”是昆明人引以为傲的生态福利。社交媒体上,昆明频上热搜,而无论是鲜花绿树还是青山绿水,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色——蓝天白云。“昆明蓝”,早已成为生态昆明的代名词。数据显示,2022年,昆明市主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其中优246天、良119天。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昆明市制定出台《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抓好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协同控制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让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更为精准。针对因气象条件、外源污染等因素导致的春夏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情况,昆明市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扬尘、臭氧污染防控现场督促机制,加强夜间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曝光主城区建筑工地噪声扰民投诉。过去1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在全国排名前列,成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一个亮眼成绩。
为了让水更清,昆明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抓好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普渡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处保护区内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环境管理等。各项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过去10年,滇池、阳宗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断提升。2022年,昆明市2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阳宗海水质为Ⅲ类,金沙江、牛栏江、南盘江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净土保卫战方面,昆明市制定实施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完成133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完成国家下达昆明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3个、省级试点项目2个,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成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位排查24个,完成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治整改验收47座。
如今,昆明持续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物种更丰富、人民更幸福。(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 孙潇)
关键词: